11月30日获悉,由北京市规自委会同市商务局共同组织编制的《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(2022年-2035年)》,经报请市政府批准,现已正式发布。《专项规划》提出,203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“中国潮”“国际范”“烟火气”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。全市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、29个城市消费中心、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和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。
《专项规划》明确了商业消费空间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。到2025年,构建起层次结构清晰、空间布局高效、功能业态完善、空间品质宜人的商业消费空间体系,初步建成便民优质的社区消费网络,有效激发城市动力与活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到2035年,整体形成国际消费有魅力、城市消费有实力、地区消费有活力、社区消费高便利的全市商业消费空间新格局,充分展现首都风范、中华风尚与时代风情,助力首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往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实现,将北京建设成为“中国潮”“国际范”“烟火气”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、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。
(相关资料图)
《专项规划》提出,全市构建“四级两类多维”的商业消费空间体系。
从整体看,形成“国际消费体验区、城市消费中心、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”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,服务市民公众多层次消费需求;从类型看,划分为更新提升型和新增培育型两种商业消费聚集区类型;从维度看,要从历史风貌、环境景观、文化体育、自然生态、景观旅游等多个方面,打造“商业消费×历史文化”“商业消费×国际交往”8个维度的魅力消费名片。
北京商业消费空间的总体布局为“4+29+84+N”。
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。以国际交往功能突出、传统文化魅力鲜明的城市消费中心为依托,联动辐射周边地区活力消费圈,整体塑造王府井(600859)×西单×前门、CBD×三里屯、环球影城×大运河、丽泽×首都商务新区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,重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,接轨国际时尚潮流,提升国际消费魅力,整体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。
打造29个城市消费中心。其中更新提升型17个,包括王府井、前门大栅栏等;新增培育型12个,包括西北旺、丽泽等。重点打造多元复合的公共活力中心,紧抓文化体育、生态景观等资源特色,塑造新消费、新业态的多元消费场景。
构建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。其中更新提升型37个,包括崇文门、东直门等;新增培育型47个,包括金锣湾、马连道等。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需求,精准画像客流人群。围绕地区历史文化、艺术创意、自然景观资源,引领商业消费集聚区特色发展,重点结合新市镇等重要节点,带动地区活力提升。
同时,结合街道、社区建设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。重点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保障型和品质提升型需求,重点塑造社群邻里交往空间,引导商业消费发展重心向社区转移,打通商业消费空间布局的“最后300米”。
据悉,此次《专项规划》创新采用“跨界共编+数据共享+市场共语+城市共商”规划编制组织模式,在搭建市级工作专班、多部门协同和市区联动的基础上,广泛吸纳规划与商业团队专业力量,多元主体共同参与。
北京是全国首批培育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,是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核心节点,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。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阶段要重点以“一区一单、一圈一策、一街一库、一店一案”的模式推进《专项规划》实施,引领全市商业消费空间高品质发展,引导释放消费活力,为更高水平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